铺仔村座落于和舍镇西北面,国道海榆西线横穿本村,属于跃进水库库区范围,面积约8.4平方公里,现有11个村民小组,管辖人口2671人,耕地面积5446亩。

1.党组织非常完善,战斗堡垒作用强

铺仔村现有党员41人,村委会班子成员7人,村务监督委员会3人。村委会班子成员非常 团结,战斗力强,能积极带领全村广大干部群众,群策群力,团结拼搏,各项工作完成的都 非常出色,深得各级党委的好评和信赖。

2.水电交通便利,区位优势明显

穿过铺仔村有三线,即国道西线,铁路西线,和松涛水利干渠,特别是国道西线,过境线长5.3公里,使得我村交通非常便利。电站两个,即洋通电站、跃进电站,使得我村用电非常有保证。有水库两个,即尧龙水库、跃进水库,加上松涛干渠,使得我村农业用水和生活 用水非常充沛。有工厂一座,即闽琼钢铁厂。

3.产业结构单一,农村经济发展滞后

铺仔村主要橡胶是和小部分的水稻,水稻一年种一季,冬季插种部分冬季瓜菜,由于技术和流通领域都有欠缺,农民在此收入不高。农民赖以生存的是橡胶,当前由于胶价过低,收入不高,村民生活困难,截止目前,尚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78户,五保户40户,农村危房还普遍存在。

4.基础设施落后,村庄规划欠缺

铺仔村由于历史原因,村庄建设基本处于无规划状态,加上海南农村普遍存在的“祖宗地”问题,农民建房无序,村内基本上处于无路、无灯、无排水状态,土地浪费严重。

5.垃圾收运保洁未落实,环境卫生差

铺仔村垃圾收运保洁制度未建立,农村垃圾无清运,没有专门保洁人员,各自然村内建立数量不等的垃圾池,垃圾积存到一定量后就地焚烧,造成污染非常严重。由于没有专门的保洁人员,公共部分清扫只能靠村干部一年到头有限的几次运动式清扫,加上农民卫生意识差,导致村内卫生状况差,垃圾围村情况严重。

坚持“生产发展、生活宽裕、村容整洁、乡风文明、管理民主”二十字指导方针,充分调动全村农民的积极性、主动性和创造性,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,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,以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利益问题为切入点,深化农村改革,激活发展动力,加大投入力度,强化基础建设,发展社会事业,推进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,积极改善生活条件,构建繁荣、富裕、民主、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。

自2015年至2020年,力争通过5年时间,把铺仔村建设成为文明、富裕、殷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。

(一)铺仔村经济发展规划

铺仔村经济发展滞后,是由于产业过于单一而造成。要改变贫穷,需通过调整产业结构,发展林下经济,引进优良品种和先进的种养技术,逐步形成符合铺仔村地理环境新的龙头支柱产业,增加农民群众的收入。绝对不能发生砍伐橡胶的短视行为。

1、发展乡村旅游

铺仔村群顶村,由于临近跃进水库,自然风光非常漂亮,村子近西线国道,交通便利,经过库区改造,房子有一定的规划,下一步深入研究,看有没有可能发展乡村旅游,农家乐、烧烤园,形成像新盈土窑海鲜一样的特色产业,来改善农村面貌,增加农民收入。实现时限:2015年开展调研,2016年,联合发改、旅游等部门开展立项、可研、规划、设计等工作,2017-2018年开始建设。

2、大力发展养殖业

针对铺仔村内有跃进水库、尧龙水库的特点,大力发展饲养渔业,养殖家禽类。深入研究一下,竹鼠和豚鼠养殖可能性,目前我省定安有养殖,经济效益不错,可组织考察一下。重点扶持3到5户养殖专业户,逐步实现规模经营,提高质量和市场竞争力。联合农业、发改、扶贫等部门,挖掘可用资金,2015年开始,分阶段分批实施。

3、大力发展种植业

发展林下经济,研究在橡胶林下种植竹荪的可行性。整合空闲土地种植牛大力、益智、橘红等南药。特别是牛大力,作为药食同源的药材,有极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,已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引种培育成功,在白沙、五指山等地已有较广泛的种植,值得在我村推广。联合农业、发改、扶贫等部门,挖掘可用资金,2015年开始,分阶段分批实施。

4、引导发展庭院经济

通过引导群众利用村内的空闲地种植沉香、花梨等名贵树木,菠萝蜜、石榴等果树,使得农民增收。通过“绿化宝岛”大行动,从林业部门争取经济和种苗的支持。

5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

按照三个“三分之一”目标,即“三分之一”农民从事传统种植业,三分之一农民从事畜牧养殖业,三分之一农民进城打工。加大村委会对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引导和扶持力度,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,落实补助,增强农民转岗就业能力。开展劳务对接,与省内外大中城市建立稳定的劳务合作关系。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中介组织和就业信息,培养劳务输出带头人。

6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

按照“科学规划,分类指导、逐步实施”的原则,规划调整贫困户的推进方案,将全村的贫困户按行业特点,贫困原因分类,加大对贫困户的扶贫力度。着重扶持贫困户发展致富新产业,培育新的致富项目,提高“造血”功能。搞好对贫困户的培训,提高素质,增强其自我发展、自我提高的能力。进一步增加扶贫投入。到2020年,全村要完成全部贫困户的脱贫任务。

(二)铺仔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

1、做好村牌建设

村牌是一个村的门面,铺仔村部分村民小组有自己的村牌,但铺仔村委会反倒没有自己的村牌。且铺仔村面向的还是国道西线,为增强村民爱村意识,让外界充分认识铺仔村,计划2015年内建成村牌。本着大气、显眼,并省钱原则,拟用不锈钢来做村牌,重大活动还可以挂横幅。

2、建设好村内道路

铺仔村各村民小组,进村道路已全部完成,但村内道路基本没有,要利用村村通建设和一事一议的有利时机,做好道路规划,发动群众出工出力,把村内道路和环存路修好。协调相关部门,整合各方资金,规划至2017年12月,完成村路和环村道路的建设。

3、加强饮用水和农业用水建设

铺仔村目前各家各户均为自打井,随着这几年污染加重,地下水也不同程度存在不安全因素。力争用3年时间,把自来水引进各家各户,解决人和牲畜的饮水困难。发动群众开展水利设施建设,提高农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。通过排查水利工程,利用水利兴修的时机,进一步提高铺仔村的防汛抗旱生产能力。

4、做好路灯建设

铺仔村目前没有一盏路灯,村民晚上出行非常不便。协调相关部门,整合各方资金,规划至2017年12月,力争给各村民小组主要村路上装上路灯,为村民出行提供便利。

5、做好农村建设规划

由于历史原因,铺仔村一直没有建设规划,农民建房无序。这是村委会欠农民的,必须尽快还上。另一方面,由于海南农村普遍存在的“祖宗地”问题,造成规划特别难,落地更难。规划先在2016年,在群顶村先行试点。群顶村由于曾经库区移民,农村建设相对有序。2017年开始,对剩余自然村进行规划。

(三)铺仔村乡风文明及公共事业发展规划

1、建立村规民约

村规民约可以有效约束村民各种行为,但铺仔村目前没有,2015年,要完成村规民约的建立,建立村规民约要注意两点,一是充份调研,借鉴并糅合各地的村规民约,像海口的美社村,琼海北仍村。二是在设立初期就一定要让村民充分参与,集体讨论,这样制定出来的村规民约才更符合本村实际,并有利于执行。

2、倡导科学文明新风,教育村民移风易俗,改变卫生习惯

加强村广播电视、图书馆和村文化活动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。推进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,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,实现广播电视和通讯网络全覆盖。

3、建立全年群众活动常态

一是新年座谈会,参加者为村外出就业人员、大学生、村干部,既可以增加村子的凝聚力,又可以为村发展寻医问药;二是农历二月十五,铺仔村都组织开展群众文艺晚会,内容有排球比赛,农民运动会,文艺汇演、五好家庭评选等,虽规模不等但坚持几年了,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。三是每年八月份新考入大学生座谈会,以体现村委会对教育的重视,增强尊师重教之风。此三项活动,下一步计划在村规民约中约定下来,变成一个常态。

(四)铺仔村村容村貌整治规划

铺仔村耕地面积比较少,旧房多、乱堆乱放乱倒现象严重,家畜散养,猪、牛粪随处可见,臭气熏天,人居环境较差。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加大村容村貌的整治力度,以解决“脏、乱、差”为突破口,实施“乡村清洁工程”,逐步改变脏、乱、差的状况。要以琼海的北仍村、海口的美社村为样板,把村庄建设成为生态秀美型、田园风光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。

一是广泛宣传动,提高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。二是动员全村老少,每家每户把房前屋后打扫整理好。三是通过制定村规民约规范猪、牛粪堆放,村内及村周边一公里以内严禁露天堆放猪、牛粪,在条件成熟时实行全村垃圾的集中处理。四是实施村主干道和支道的平整和硬化工作,美化村路,方便群众出入。五是有计划地对村民院落及房前屋后进行绿化美化,靓化人居环境。七是逐步实现新村建设,农民住宅建设功能齐全,节能安全、造型美观、居住幽雅。对村居民建房要进行合理规划,节约土地资源。

(五)铺仔村民主管理规划

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。充分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。认真落实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,全面实施民主选举、民主决策、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,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、参与权、管理权和监督权。教育农民遵守《村规民约》,创造农村安全祥和、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。

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,在具体推进过程中,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:

1、因地制宜,规划先行

要从实际出发,区分不同地域、发展阶段的不同情况,实施分类指导,按轻重缓急,循序渐进地加以推进。

2、尊重民意,积极引导

要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,充分尊重农民意愿,激发农民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、互助合作、共建家园的积极性,引导农民自主建设,自主管理,切忌违背群众意愿和客观条件强行硬推。

3、注重实效,先易后难

要尊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,从广大农民最为关心、最易接受的地方入手,由浅入深,以点带面,因势利导,逐步扩展延伸,不急功近利,不搞形式主义,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。

4、突出重点,整体推进

要以改善农村最迫切的基本生活条件为重点,着力规划建设一批具有较高标准和较强示范作用的新农村示范点。在抓好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动基础上,按照统一部署和规划,全面系统地加以推进。